南昌电 盛夏的赣江之滨,银光闪动,剑风呼啸,2025年“剑征天下”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今日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,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击剑选手齐聚于此,将在未来五天里展开激烈角逐,以剑会友,一决高下。
早晨八点,开幕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始,国家体育总局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、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孙良勇致辞表示:“俱乐部联赛是发现和培养击剑人才的重要平台,今年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,说明击剑运动在我国蓬勃发展,深受青少年喜爱。”
规模空前 创多项纪录
本届赛事创下多项历史纪录:参赛选手达3126人,较上届增长23%;参赛俱乐部428家,覆盖全国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;年龄最小的选手仅7岁,最年长的选手68岁,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全民参与的特点。
比赛设花剑、重剑、佩剑三个剑种,按年龄分为U8、U10、U12、U14、U16、17+和公开组等组别,赛事组委会秘书长李剑锋介绍:“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,我们邀请了12名国际级裁判和36名国家级裁判执裁,同时采用最新研发的AI辅助判罚系统,实时分析选手动作,为裁判提供参考。”
新生代剑客 展现技术流风采
在U14男子花剑小组赛中,来自上海锋芒击剑俱乐部的13岁小将陈子轩表现抢眼,虽然学习击剑仅三年,但他步伐灵活,出手果断,以5战全胜的成绩晋级淘汰赛。
“我喜欢击剑是因为它像下棋一样需要思考,”陈子轩擦拭着面罩上的汗水说道,“每一剑都要预判对手的动作,比单纯的身体对抗更有趣。”他的教练张凯表示,新一代击剑选手技术更加全面,战术意识也更强,这与近年来中国击剑运动的科学化训练密不可分。
老将新传 热爱不分年龄
在公开组比赛中,68岁的退休教师王文渊格外引人注目,身着白色击剑服,手持重剑,他步伐稳健,攻防有度,完全看不出已近古稀之年。
“我60岁才开始学习击剑,八年了从未间断。”王文渊赛后笑着说,“击剑不仅锻炼身体,更锻炼大脑,它让我保持年轻的心态,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”他的对手,22岁的大学生刘浩表示:“王老师是我很尊敬的对手,他的经验丰富,剑术精湛,每次与他交手都能学到很多东西。”
科技赋能 智慧击剑成趋势
本届赛事科技感十足,选手们佩戴智能传感器,实时收集运动数据;AI系统分析战术模式,为教练和选手提供科学参考;5G+8K技术实现多角度超高清直播,让观众能够通过VR设备沉浸式观赛。
南昌市体育局局长许敏表示:“我们正在打造‘智慧体育城市’,这次比赛是很好的实践,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,提升赛事体验和竞技水平。”

俱乐部模式 推动击剑普及
击剑俱乐部联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,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水平最高的群众性击剑赛事,北京奥林匹克击剑俱乐部创始人、2008年奥运会男子佩剑团体银牌得主王磊认为:“俱乐部模式让击剑从小众走向大众,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并喜欢上这项‘格斗中的芭蕾’。”
据统计,全国现有注册击剑俱乐部超过2000家,常年参与击剑运动的人数超过百万,击剑运动正在成为中国城市居民,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喜爱的新兴体育项目。
南昌准备 打造一流赛事体验
为承办此次大赛,南昌市做了充分准备,组委会设置了16条剑道,全部符合国际比赛标准;组织了500余名志愿者提供全方位服务;安排了医疗团队全程值守,确保选手安全。
南昌市副市长王强表示:“南昌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,也是一座活力四射的运动之城,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高水平的赛事,推动击剑运动在江西的普及与发展,同时展示南昌城市形象,促进体育+旅游融合发展。”
夜幕降临,首日比赛结束,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依然灯火通明,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整理场地,为明天的比赛做准备;一些教练还在与队员复盘今天的比赛;几个小选手在场边空地上比划着动作,交流心得...

银剑闪烁,身影矫健,这场剑坛盛宴才刚刚开始,未来几天,3000余名剑客将继续在剑道上挥洒汗水,追逐梦想,展现击剑运动的独特魅力与时代风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