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国际剑联女子花剑世界杯南京站落下帷幕,中国女子花剑队以年轻阵容出战,最终止步八强,面对欧洲强队的集体优势,中国姑娘们虽然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却收获了宝贵的国际赛事经验,中国击剑队男子花剑前主教练、奥运冠军雷声在赛后表示:“年轻队员必须学会在残酷竞争中快速成长,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。”
新老交替阵痛期 年轻选手挑大梁
本次南京世界杯,中国女花阵容平均年龄仅22.3岁,其中两名队员是首次参加国际A级赛事,小组赛中,中国队先后击败加拿大、巴西和日本队,但在淘汰赛阶段遭遇意大利和法国强队时暴露出经验不足的问题。

“我们确实交了不少学费,”22岁的队长王雨婷在混合采访区告诉记者,“欧洲选手的国际比赛经验比我们丰富得多,她们的战术执行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确实值得我们学习。”王雨婷在个人赛中曾一度领先世界排名第七的意大利名将博拉里,最终却被逆转取胜。
雷声作为特邀解说嘉宾全程观看了比赛,他在接受专访时指出:“年轻选手需要这样的高强度对抗,输球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输,从这次比赛来看,我们的队员在关键分的处理上明显缺乏经验,这是需要通过大量高水平比赛来积累的。”
国际格局悄然生变 竞争日趋白热化
2025赛季,国际女子花剑格局发生微妙变化,传统强队意大利、法国依然保持集团优势,美国队因新生代选手崛起而实力大增,日本、韩国等亚洲队伍进步神速,据统计,本赛季国际剑联大奖赛和世界杯分站赛中,共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获得过奖牌,创历史新高。
这种多元化竞争格局使得每站比赛都充满不确定性,对年轻选手提出了更高要求。“现在世界前32名的选手水平非常接近,谁临场发挥好谁就能赢,”雷声分析道,“我们的年轻队员必须适应这种每剑必争的强度,国内训练再刻苦,也不如国际赛场上真刀真枪的较量来得有效。”
技术层面上,女子花剑打法也在不断创新,更加积极的进攻战术、更加多变的节奏控制和更加精准的距离把握成为制胜关键,中国年轻选手在这些方面明显落后于欧洲选手,需要尽快补齐短板。
新周期备战启航 巴黎经验成宝贵财富
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周期已经开启,各支队伍都开始着手新老交替,中国女子花剑队也不例外,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,中国队止步团体赛八强,个人赛无人进入前四,这一成绩促使队伍加速年轻化进程。
“巴黎奥运会的经历让我们看清了与国际顶尖水平的差距,”中国击剑协会主席王海滨此前表示,“新周期我们将给更多年轻选手参赛机会,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加速她们成长。”
雷声对此深表认同:“年轻队员需要时间成长,但不能用这个作为成绩不佳的借口,她们必须学会在失败中吸取教训,在竞争中快速进步,现在的国际击剑赛事频密,一年有近十站世界杯和大奖赛,这是最好的练兵场。”
科学训练与心理建设双管齐下
为帮助年轻选手尽快适应国际比赛强度,中国击剑协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包括聘请外教团队带来国际最新训练理念、增加运动员出国训练比赛机会、引入高科技辅助训练系统等。

心理辅导也成为重点环节,运动心理学家张琳博士告诉记者:“年轻选手在国际大赛中容易紧张,导致技术动作变形,我们正在帮助她们建立更好的心理调节机制,学会在压力下保持冷静。”
22岁的陈梦怡在这次世界杯上有亮眼表现,她认为心理建设至关重要:“之前我在领先时总会想太多,现在学会了一剑一剑去打,雷声指导也给我们很多建议,他说年轻时交学费是正常的,关键是要快速吸取教训。”
未来可期 成长需要时间
尽管目前处于低谷期,但中国女子花剑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,青年组选手中不乏好苗子,2024年世青赛冠军李静雯已经入选国家队,即将参加国际成年组赛事。
雷声提醒需要保持耐心:“培养一个顶尖击剑选手需要时间,通常需要两到三个奥运周期才能成熟,我们现在播下的种子,可能需要到2032年才能收获成果,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体系,让年轻选手能够稳步成长。”
中国击剑协会近期公布了新一期国家队名单,超过半数是新面孔,这些年轻选手将参加接下来在匈牙利、德国和俄罗斯举行的世界杯分站赛,继续积累国际比赛经验。
“竞争确实残酷,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。”雷声最后总结道,“我相信这些年轻选手能够顶住压力,快速成长,中国女子花剑有过辉煌历史,也一定能够再创辉煌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