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青年击剑锦标赛上,15岁的姜鑫瑞以一连串干净利落的进攻,击败了上届冠军,比赛结束,他摘下护面,露出的是一张还带着稚气的脸庞,唯有那双眼睛透露出超乎年龄的坚毅。“每场比赛都让我更自信,”他说,“而一旦踏上剑道,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。”
这番感悟源于他八年持剑生涯的千次交锋,姜鑫瑞与击剑的缘分始于小学二年级,当时体校教练到学校选材,这个看似瘦弱却眼神专注的男孩被一眼看中。“第一次拿起剑,我就觉得这就是我该做的事。”回忆起起点,他语气中仍带着兴奋。
然而击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,初入体校,他连基本步伐都难以掌握,同期学员中进步最慢。“那时候很沮丧,甚至想过放弃。”转折点来自一场队内赛,他意外击败了一名老队员。“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只要坚持,谁都能被战胜。”

真正让姜鑫瑞蜕变的是一场全国青少年锦标赛,14岁那年,他首次参加全国性赛事,止步32强。“那场比赛我太想赢了,结果动作全部变形。”赛后,教练没有批评他,只是说:“击剑是孤独的运动,比赛时没人能帮你,你必须学会自己解决问题。”
这句话成了他训练的信条,每天清晨五点,当同龄人还在睡梦中,姜鑫瑞已经开始了体能训练;下午放学后,他又直奔击剑馆,往往练到深夜,他的教练告诉记者:“这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律和专注,他明白击剑最终是和自己较量。”
2024年省运会,姜鑫瑞迎来突破,半决赛中,他面对的是多年来的“克星”——一个每次交手都能击败他的对手,这次,姜鑫瑞调整了战术,在落后三剑的情况下连追五分,最终取胜。“那场比赛后,我才真正相信自己有能力与任何对手抗衡。”
姜鑫瑞已成为国内同年龄组别中名列前茅的选手,他的技术特点鲜明:步伐灵活,预判准确,善于在防守中寻找反击机会,但这些在他看来都不是最重要的。“技术可以通过训练提升,心理素质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,击剑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取胜,更是如何面对压力。”
这种成长也体现在学业上,曾经害羞内向的男孩,如今在课堂上主动发言,担任班级干部,成绩稳步提升。“击剑让我懂得,无论是学习还是比赛,自信都来自于充分准备和不断尝试。”

对于未来,姜鑫瑞目标明确:进入国家队,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。“我知道前路漫长,还有无数强手等着我,但我已经准备好了,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。”
离开训练馆时,夕阳西下,姜鑫瑞的身影在剑道上拉得很长,他又开始了新一轮训练,剑尖划过空气的嗖嗖声,仿佛是这个少年与自己的对话,坚定而执着,在那条宽仅两米、长十四米的剑道上,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。
